Tuesday, April 16, 2013

微風中,十字架在響


(Hill of Crosses, Siauliai, Lithuania)

蔚藍天空下,太陽銀光從雲邊滲出。微風飄拂吹過,木的碰撞聲、金屬的叮噹聲,配合得像交響樂一樣。置身在十字迷宮之中,那份神聖的氛圍,筆墨無法形容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這裡是一個由十萬個形狀、大小不同的十字架所構成的山丘,經年累月,十字架山就像擁有生命一樣,自我生長、伸延。十字架上刻著不同名字、年份,層層疊疊,相互交落,佔據視線每一角落。有些十字架更高達數米,在遠方亦能見到陣勢。

這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,位處立陶宛中部,一處經常被忽略的國度。

立陶宛曾是中世紀洲面積最大的王國,雄霸歐洲東北。可惜,如同其他被夾在大帝國之間的民族國家一樣,立陶宛的歷史路走得特別顛簸。這個民族及後被幾個帝國相繼吞併,最後納入俄國版圖之中。

十字架是宗教力量的象徵,十字架山更與立陶宛的興衰起落結下不解之緣。十字架山的起源,其中一個說法正是由於立陶宛人在十九世紀中起義對抗俄國沙皇,可惜最終事敗,家屬未能尋回殉道者的屍首,因此在這被視為神聖之地的小山崗豎起一個又一個十字架,以紀念英靈亡魂。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,立陶宛迎來短暫的獨立,立陶宛人又蜂擁而至,十字架悽悽而立,以紀念在戰事中陣亡的親友。

可惜,獨立是短暫的,二次大戰以後,世界政治形勢急轉,波羅的海三國「被加盟」成為蘇聯一部份,經歷數十年的鐡幕統治。蘇共統治否定宗教,更不容加盟國彰顯其民族性,因此也極力壓抑當地天主教勢力,十字架山自然成為眼中釘。偏偏在當時,大量立陶宛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,家人朋友無法扭轉命運,唯有跟隨舊俗,繼續在這片土地豎起十字架,向遠方送上祝福及思念,也向當地政權作出無聲抗議。

蘇聯曾經三次大舉移走十字架,推土機駛到山崗上大肆破壞,所用理由層出不窮:國家機關人員先認為不少十字架沒有藝術價值,有礙觀瞻,理應拆除;之後他們指國家資源匱乏,因此需要移走十字架,回收珍貴的木材及金屬;然後,他們指山崗衞生環境惡劣容易滋生病疫,因此國家特務機關人員把十字架山圍封並派人把關,外人不准進入,更有計劃找時機把整片土地全面淹浸。

當然,有些事情是越禁越烈的。當局每次移走十字架後,第二天新的十字架又神奇地出現。這當然是附近居民做的好事,而十字架再不只是宗教的象徵,更有其政治面向:一個個十字架,蘊含當地人的反抗精神,向壓迫宗教堅實而沉默地說不,宣示對抗外來高壓統治的心志,決定與蘇聯政權周旋到底。

到了蘇聯解體,立陶宛重新立國,得以重生。十字架山也得以重見天日,繼續自我「成長」,並成為立陶宛重要的歷史地標。每一個十字架,都蘊含著一個故事,串連起來,就組成一個對抗外來壓迫的民族印記。

偶而見到耶穌受難的雕像,也與立陶宛人堅韌無比的精神相呼應。究竟是甚麼令這個民族擁有如此堅定的信念,讓他們捱過時光的拔河、歷史的劫難?

我掛上一個小十字架,祝福這片土地、這個國家。

在微風中,十字架叮叮在響。

(三個十字架的故事,一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